南港茶了沒:製茶體驗營

南港是台灣包種茶的發源地,南港地區海拔約200到300公尺,土壤富含岩礫,全年雨量適中,適合茶樹的生長。清朝光緒十一年,來自福建安溪的茶師王水錦、魏靜時兩人,見南港舊莊地區山明水秀,於是在當地積極從事包種茶的研製改良,並將技法傳授鄉人。日本統治時期更在舊莊設置製茶葉研習所,每年定時舉辦講習會,全省各區茶農都會選派弟子前來參加學習,南港遂因包種茶而聞名海內外。
一斤茶葉動輒上千元起跳,不了解製茶過程的人總以為是茶農漫天喊價,其實一杯道地上等的包種茶可是得來不易,茶農的辛勞,絕不是光用看的,或嘴上說說就能了解。為增進市民對傳統製茶技藝的認識,提供課本及日常生活以外的學習,南港區農會設計「南港包種茶製茶文化體驗營」兩天一夜的套裝活動,讓市民朋友有機會體驗到製茶的樂趣及辛苦。
活動當天主辦單位邀請老茶農上台表演採茶褒歌,歌詞內容生動有趣,將農家生活「唱」得淋漓盡致,搭配他們逗趣的肢體動作,讓人不禁莞爾。經過簡單的分組後,茶農師傅帶領成員們上山採茶,親自指導製茶過程並分享製茶經驗與技巧。師傅說採茶可不能亂無章法,必須採完一個區塊了才能移至下一區,不然整個茶園花花綠綠的,工作起來只會事倍功半。光是看到一大片綠油油的茶園頭就暈了,還要仔細的去分辨一心兩葉、一心三葉,大家看到眼花了也採不到幾株,只見經驗老到的阿婆眼明手快,一下子就把一個茶簍裝滿了。

採茶工作多由女生負責,男生則負責後頭的製茶過程,茶葉採回來後要進行日光萎凋,利用太陽的熱能加速茶菁水分的蒸散,室內萎凋則是將茶葉移至室內靜置攪拌,每個小時都要翻攪聞香,這個部分是關鍵,因為茶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香氣,而香氣的有無,正是決定包種茶成品等級的主要條件。之後還有炒菁、揉捻、初乾、精製、乾燥等過程,每個步驟都會影響茶的好壞,製茶工作從一大早持續到深夜,茶農都無法抽身離開,難怪茶農們都戲稱「一代做茶,三代人沒得睡」。
實際體驗製茶的過程後,才發現茶農的工作並不快活,因為賺不到什麼錢,以前茶農還需兼差做礦工才足以維持家計。雖然現在科技發達,發動採茶機器一趟就有好幾百斤的收穫,但因為其品質不一,只能作為茶包,真正上等的茶葉還是需要人工挑選。
你有多久沒喝茶了?走一趟南港茶山,品一盞清茶,自然回甘的的茶香與濃醇的人情味,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