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賞鳥趣

南港賞鳥趣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影像生態社步道生態行腳系列:謝三明的步道日誌(六)

皇蛾,屬鱗翅目天蠶蛾科,展翅約20公分寬,是鱗翅目中最大的一種,故取名「皇蛾」,其前翅末端像蛇頭,又名蛇頭蛾。第一次在步道看到它是民國九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事隔多年,仍驚嘆它的大與美。上午六點半上山,行至菜園旁,看到帆布圍籬上,停了一隻皇蛾,沒有馬上拿取相機,先仔細端詳。拍照時,陸續圍過來的山友都瞠目結舌,紛紛拿起照相手機留下紀念。今天再次相逢,當然不能像前次只拍他全身,將它細部解析後,更能體會它的美,紋路及色澤層次像一張完美的編織品,一根根鱗毛與鱗片,形成良好的保護材,聰明的人類,你可以嗎?(謝三明報導)

影像生態社步道生態行腳系列:謝三明的步道日誌(五)

同一條步道,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體驗。在南港山縱走步道上,我常是個獨行俠,早期,跟隨著南港社大「與自然作朋友」的林智謀老師學習時,我的背包裝的是「台灣野花365天」,它陪著我初步認識台灣低海拔的花花草草,隨後背包內換成「蕨類圖鑑」,很多人認為「蕨類」,「覺得好累」,你問我:累了嗎?我覺得是一種享受,尤其當多認識一種物種時,心情的喜悅難以言喻。

在認識植物的過程中,常會看到一些小昆蟲,也不知在哪一年,我的背包內已經變為「昆蟲圖鑑」,從此,我融入昆蟲的世界中,退休前常利用假日,行走於南港山縱走步道上,尋找昆蟲、尋找好的角度與光線,拍出美美的它,還自戀的沖洗照片,在客廳擺飾;並利用下班後的晚上,查閱昆蟲名稱與習性。從不知甚麼叫界、門、綱、目、科、屬、種,至今,看到昆蟲大概知道屬於那一目或那一科,退休後,三兩天會上步道一次,尋覓我的戀人。

今日(100.8.16)陪同原生植物協會會員,針對8/7所調查的南港山縱走步道蕨類拍照,準備放在原生植物協會的部落格上供查閱。途中,麗紋石龍子在我們旁邊遊走,似乎想找尋一次隱秘之處,而菜園旁有隻黃刺蛾棲息在帆布上。

8/12上步道時,有隻眼紋廣翅蠟蟬停在野桐上,眼紋廣翅蠟蟬曾在更寮古道看過,南港山縱走步道還是第一次。而步道的紅楠樹幹上,有渡邊長吻白蠟蟬的卵塊;最近,中研院森林步道上掀起一片”渡邊長吻白蠟蟬”熱,因有志工在卵塊上拍到其剛孵化的若蟲,也許那天也能看到南港山縱走步道上的卵塊孵化;另曾發現褐樹蛙的枯木上,換成斯文豪氏赤蛙在上面棲息,為何青蛙喜歡棲息在那枯木,值得再探討。

尋找一種興趣,喜歡它,享受它,是我的座右銘,願大家都能享受人生。(謝三明報導)

影像生態社步道生態行腳系列:謝三明的步道日誌(四)

山,快樂時去與山友分享樂趣,鬱悶時去透透氣,廢氣吸多了去換換氣;山,有個像彌勒佛的大肚量,不論你心情如何,都願意接納。居住在台北盆地,四週環山,交通便利,只要有心,隨時都可上山抒發心情。

騎著腳踏車,沿著四分溪,穿過中研院、久如社區至南港山縱走步道登山口上山,是退休後主要休閒活動,四分溪畔及縱走步道,是多年來摸索生態的主要地方。背著相機看到就拍,拍了就查,就這樣一步一腳印,培養出對蕨類與昆蟲的興趣,也認識很多不認識的人,不知他來自何方,也不知他前往何處,見面問聲:早。偶而山友問起:今天看到甚麼寶,拿起相機show二張與其分享。

今晨約6:30出門,寬腹螳螂首先與我打招呼,習慣棲息於台灣欒樹的大紅姬緣椿象,也飛到對岸邊坡的矮樹叢會面,菜園的甘蔗上,有斑角蔗蝗與台灣稻蝗在用餐,大鳳蝶也出來享受美食,綠色型的薄翅蟬藏在山苦瓜的綠葉上,讓大家忽略它的存在。褐樹蛙經過一夜的求偶鳴叫,未找到對象,無奈的趴在枯木上;以山豬肉(清風藤科)為主食的大綠弄蝶,過去只見其身影,今天終於捕捉到它的畫面。回程於中華科大,亦見肉食性的厲椿象在圍牆上徘迴,回到家已9:00,結束今日的前奏曲。(謝三明報導)

影像生態社步道生態行腳系列:謝三明的步道日誌(三)

今天與蔡爸相約調查椿萱農場的蕨類,調查結果約有28種,適逢炫媽咪幼稚園在椿萱農場舉辦戶外教學,約10:40調查完畢即下山。
剛到農場時,高先生即熱心帶我們拍台灣麝香鳳蝶的蛹,共有四個,其中二個以網子罩住,準備羽化後觀察。台灣麝香鳳蝶的蛹太漂亮,拍它花了10幾分鐘。
現在是沫蟬與蝴蝶大發生期,農場到處都是紅紋沫蟬及小斑紅沫蟬,沫蟬常拍,所以未再打擾,蝴蝶拍了姬黃三線蝶、雌褐蔭蝶、紅星斑蛺蝶,另有隻夜蛾幼蟲,看到我們時立即抬頭舞爪警告我們,後來發現我們不具威脅性,又趴下睡覺,過程相當好笑。回程也在步道旁看到寬腹螳螂若蟲,挺著大大的肚子在枯枝上等待獵物。(謝三明報導)

影像生態社步道生態行腳系列:謝三明的步道日誌(二)

五一勞動節,這是勞工的最愛,因他們在終年的勞動中,獲得一個與眾不同假日的滿足感,他們可以同時擺脫主管與子女的束縛,渡一個屬於自己的日子。但今年的勞動節卻是在星期天,雖然政府公佈可補假,因決定太倉促,很多公司未補假,所以得到的可能是-失落感。在這屬於勞工的節日,椿萱農場主人高先生與林明淑老師,安排親屬採茶活動。
上午九時左右,於林明淑老師指導下,各家攜家帶眷在屬於自己的範圍,以一心四葉(幼葉)或一心三葉方式開始採茶,有母子檔、夫妻檔、親戚檔,將茶園擠得滿滿的,期間穿插著彭賜招老師的客家採茶山歌,以及傳統的茶園聊八卦,讓人難以忘懷。

約莫十點半左右,結束採茶活動,高先生記錄各家採茶量,並進行日光萎凋與室內萎凋等製茶初步程序,讓茶葉內水份蒸發,並隨著氧化的化學作用而發酵。可惜,因配合提早一星期的母親節活動而於十一時十分即下山,無法記錄完整製茶過程,亦無法於夜晚欣賞螢火蟲饗宴。(謝三明報導)

影像生態社步道生態行腳系列:謝三明的步道日誌(一)

「步道生態教室」是南港社大影像生態社謝三明老師行走南港步道的影像行腳,藉由這一些步道行走的過程,轉換為輕鬆的步道日記在電子報中呈現,讓閱讀電子報的您能夠認識南港區的主題特色,並且可以在介紹給更多的南港在地居民,藉由這個單元來轉動南港的故事,守護著南港的綠意,來敲響南港人文生態的交響曲,讓南港之美可以成為南港人心中的驕傲。

今天星期三,原是固定與同學爬山的日子,因這星期每天都有節目,決定偷懶一次,攜帶相機上山。8:00到達步道口時,陽光已灑滿大地,蛾類大都返回森林,但慢慢走、仔細品嘗大地的風味,仍可為相簿增加漂亮的一頁。步道上的栗蕨幼葉,雖然常見但它也常展現不同風貌,即將展開的羽片近看就像二顆眼睛,遠看就像眼鏡蛇抬起頭,側看像朵綠色的花;而上星期六與中研院志工爬山時,在大葉楠幼葉上發現的暗點燈蛾幼蟲仍然健在,小毛氈苔也長出花柄,可能再二星期就會開花;而在第一座土地公廟旁的桂花上,有隻霜降天蛾終齡幼蟲,它曾在中研院森林步道發現以馬鞭草科的大青為食,不知是否也以木犀科的桂花為食尚待觀察;步道旁常見的野蠶蛾,不曾仔細端相,原來它竟穿著毛襪;回程在路旁的長柄紫麻上發現很多苧麻夜蛾幼蟲,等它變成終齡幼蟲時會更漂亮,請大家期待它不會被吃掉。( 謝三明報導)

臺灣百合的春天-種源復育飄香更寮古道

更寮步道是台北市現有親山步道中極具歷史意義的古道,它是早年南港通往深坑和石碇的古道中保存最完整,而且仍在使用中的古道,這條古道不僅是往山豬窟與土庫岳必經的便道,也是見證歷史的百年老路。
南港深坑文史工作者林旺表示,在清朝中法戰爭期間,當時的欽差大使劉銘傳即在更寮古道上的土庫岳建造了瞭望台,為防禦盜匪侵擾,晚上由武裝的更夫守衛,而更夫休憩的居所稱作 路「寮」,從舊莊到望高寮這一段因此稱做「更寮」,它不僅是這條古道命名的由來,亦是古道上重要的遺跡。由於四周的視野開闊,因此瞭望台又被稱為望高寮,望高寮是臺灣北部三角測量的重要控制點,往西部眺瞰可以展望整個大台北,在軍事防禦上扮演了一重要角色。
一樣的古道,卻因為不同的時空,而有不同的情懷,隨著戰事的平定,更寮古道已不復其戰略地位,但它卻在經濟人文上找到了另外出路。因為氣候、地理環境優越,南港產的茶聞名遐邇,山上的居民多半是採茶人家,也因此更寮古道成了先民挑擔茶葉往返深坑、南港的運輸便道。在茶園坡坎上,一到夏天,田野山坡上佈滿百合花,農家看到百合花盛開就知道採收茶葉的季節到了,這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共同記憶。但近年來因為原生地不斷遭人為的開發破壞,以及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使臺灣百合的數量和族群逐漸減少,現在已不容易看到大片百合隨風飄逸,丰姿綽約的景象。

為了找回童年記憶,並讓大家重視環境過度的開發,南港社大林明淑老師開始推動百合落地生根活動,期望透過種源復育,讓臺灣百合能在自然環境中生長,並且在生態平衡中達到百合步道的營造。帶著對土地的尊重,林明淑於每年元旦帶領社區居民與社大學員在陵線上種植百合,許多學員參與了更寮百合落地生根的活動,種下了生平第一顆臺灣原生百合。春末夏初更寮古道的百合盛開,夜裡伴著花香與滿山滿谷的螢火蟲,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百合的開花結果,更是對環境尊重與愛護所得到的另一種回饋。
南港社大做為社區連絡平台,嘗試結合關心社造與生態的在地居民與社大學員,就復育百合理念來互相對話,希望藉由步道景觀的營造,讓居民與學員都能關心自己所處的環境,並藉此探索南港的歷史軌跡。南港社大期望盡一己之力,整合各項元素呈現未來步道的願景地圖,使大家能夠共同關注環境週遭,作為共學的行動指標,讓更多人參與百合的復育推廣,讓百合花能再次飄香南港。( 趙惠琪報導)

我家門前有條溪-踏查四分溪

南港是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其中水的方面,除了埤塘之外,基隆河、大坑溪與四分溪流過其間。四分溪為基隆河流域之大坑溪支流之一,沿溪流經新富里、中南里、中研里及九如里。
先民由淡水河進入了台北盆地,沿著基隆河到達南港開墾,於是河岸聚落點點而成。茶、稻米與蕃薯是早期南港的三大經濟作物,當時的南港可以說是綠鄉,但隨著煤礦的開挖與磚業的盛行,南港被劃為工業區,煙囪一根一根的豎起,讓南港的天空終日灰濛濛一片,而原本生意盎然的四分溪成為一條排水溝,裡面只剩下耐髒的吳郭魚。
其實四分溪會變成一條臭水溝,相關政府單位與民眾都責無旁貸,四分溪受到天災破壞與煤渣的汙染,政府不但沒有積極地去恢復一條溪的生命,反而是以防洪工程做為考量,以護坡水泥將四分溪框建起來,四分溪確實不再釀災沒錯,但它也變得頗為死寂,成了一條沈鬱的排水溝,而民眾的輕忽也間接成為自然生態的劊子手。

近年來,隨著南港居民環保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人關注四分溪的議題,有鑑於此,南港社區大學做為社區居民的發聲平台,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胡適國小、好厝邊社區發展協會、久如社區發展協會共同成立「南港四分溪守護聯盟」,將關心四分溪流與的人與組織集結起來,一同與公部門的資源結合,為四分溪的環境整體,激盪出一個發展共識,希望形塑一個永續的建設,讓四分溪生態與人文資源得以保存。
四分溪旁的九如里社區居民,幾乎都分布在四分溪的中上游流域,也因此九如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後,就一直把四分溪的護育與推廣視為職志,而四分溪歷經區公所、南港社大、在地團體的合作協力下,已成為台北市第一條封溪護漁的溪流。
久如發展協會理事長謝建志表示,「當初會接觸四分溪的起因,就是希望四分溪不要成為南港的臭水溝,並藉此來找回兒時的記憶。我們希望藉由專家學者對於四分溪親水、教育、永續的相關課題來作探討,以凝聚社區營造的共識,一步步的將上、中、下游社區營造資源整合起來,這是我們所期待的。」
在南港有許多的古道與埤塘,我們可以透過生態的追尋來挖掘南港的歷史人文,唯有透過歷史、生態、人文的結合,四分溪的營造才能夠勾勒出永續的願景,而縱向的共學平台與與橫向的社造整合是活化社區發展的不二法門,透過對於美學的追尋而凝聚出公民意識,如此才能夠找尋與再現南港之美。( 劉祐成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