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高寮上譜出讚字,也為本次的低碳旅遊譜出完美的ending

凌晨的豪雨,警醒了很多夢中的人,但無法澆熄今日參與更寮古道低碳旅遊民眾的熱情。這是由南港社區大學所承辦『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12全國社區大學低碳旅遊體驗學習』活動之一的『古道‧走過 更寮古道親山步道低碳之旅』,共有桃園縣、新北市、北投社區大學、南港社區大學、好厝邊社區發展協會、公民記者以及北市在地居民等關懷大自然的個人與團體共36人熱情參與了這一次的低碳旅遊活動。
由於是低碳之旅,因此在行前簡訊中也建議大家搭程大眾交通工具212公車來前往集合地點『更寮古道親山步道122巷登山口』,122巷登山口是在舊莊街二段,而說到舊莊街這一條街,就不能不提一下他有趣的地方,那就是舊莊街他是臺北市惟一的一條不是路但是卻有分一段二段的街,特別把。

上午9:00在集合點集合完畢後,由這次活動承辦人南港社區大學影像生態社的文彬老師概述了今天的行程後就開始分組,由於人數超過原先預期的20人,也因此由三明老師和淑貞老師各帶一組學員上山,來進行今天的導覽解說。
從步道口進入後,大約走了10分鐘,耳邊由原先的蟲鳴鳥叫聲中,轉為汽車呼嘯而過的轟轟聲響,佇足在步道上眺望北宜高速公路的南港隧道口,三明老師述說著隧道上方,因為建造南港隧道而被破壞的山頭,已由草本植物演變為陽性樹種的次森林,再過10年當陰性樹種進入後,就可慢慢形成一個穩定的森林生態系。

沿途除了植物解說外,也參訪了更寮古道上的蘇家花園以及黃家古厝,在古厝旁淑貞老師要我們看廚房牆壁下方的儲水槽,這個儲水槽的上方是跨過廚房牆壁的,所以牆壁的兩邊都可以取水來使用,淑貞老師說這個設計除了是讓自己在屋外取水使用以外,同時也是方便往來古道上的先民可以取水止渴。

拜別了黃家古厝後,我們繼續往山上前進,在經過一連串的石階步道後,發現腳下已經是由碎石構成的步道了,而兩旁則是長滿了非洲鳳仙,淑貞老師說:『非洲鳳仙是早年由非洲東部引進作為園藝觀賞植物,許多風景區以及綠美化的工程都因為它的方便以及顏色多樣性而常被使用』,三明老師說:『非洲鳳仙它本身具有種子數量多、果實會裂開而將種子彈出等特性,使它在許多的郊山步道以及公園四周大量生長,同時也排擠了原生植物生長的空間』,也因此我們相約要在上來移除外來種植物,來為原生種植物爭取生長的空間。

11:00第一組抵達了椿萱農場後,三明老師就帶著大家觀察短翅細蟴若蟲如何在享受『地耳草』這道美食,而旁邊的十斑大瓢蟲也正在香椿上,徘迴著尋找牠最喜歡的蚜蟲。等到淑貞老師帶領的第二組到達後,林明淑老師就開始講解在更寮古道上復育台灣原生百合的歷程,以及文彬老師在南港社區推動的從都市中以百合種子復育在小片綠地上(屋頂、庭院、陽臺)作為綠化的起頭,來營造對抗都市熱島效應的綠色小革命,而素美也分享了在家裡利用台灣原生百合種子繁殖的心得。

13:30大夥兒在用完以當地食材為主的午膳後,攜帶了小鏟子續往山上去,我們除了要去觀看大坪段百合復育的成果外,同時我們也將幫大坪段步道中間的台灣百合小苗移往兩旁,避免遭山友踐踏而失去它寶貴生命,並且以實際的行動來呼應低碳步道生態旅遊的核心價值,讓參與的學員心中都能種下環境保育的小苗。14:20抵達望高寮,望著整片百合花苞,腦海裡已浮出盛開的景緻。而宜蘭亮盾椿、條紋褐蝗及一隻不知名的蛾,已早一步倘仰在百合的植株上,享受百合盛宴。

15:40我們開始下山返回椿萱農場,有隻赤尾鮐盤旋在農場的冇骨消上,譜出綠色的”8”字,也為本次的低碳旅遊譜出完美的ending,期待百合盛開時我們再相會。
(日期:101年4月22日,作者:潘文彬、謝三明,攝影:潘文彬、謝三明、陳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