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時光-中南街的老建築與老故事(一)

近年來南港發展快速,軟體科學園區、鐵路地下化等多項建設讓南港成為前景看好的金雞母,但隨著經濟繁榮,傳統的街景風貌也逐漸改變,嶄新的公寓華廈取代了古樸的磚造房舍,老建築一一拆除改建,失去原有的歷史況味。

中南街距離南港行政中心不遠,可說是南港發展最早的地方,不到幾百公尺的巷道,屋舍却各異其趣,其中夾雜了閩式、日式各種風格的建築,至今仍保有純樸古風。街屋屬古式拱形的騎樓建築,騎樓舊時稱作「亭仔腳」,亭仔腳是屋簷的延伸,它不但可以強化房屋結構,還可供行人遮陽避雨,擺上幾張長板凳,它更是街坊鄰居閒聊泡茶的好地方,遊走在古意盎然的騎樓下恍如走進時光隧道,讓人忘卻身處城市的喧囂。

南港早期為農業社會,中南街的發展因著環境變遷由早期的牛車路、煤礦車道,演變為現今的柏油路,交通的便利曾讓中南街繁華一時,臨街的店舖應運而起,直至今日仍可看到中藥行、碾米店、南北雜貨等老店舖藏身其中,但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老店舖亦漸漸被時代淘汰,不禁令人惋惜。

中南街上的萬春軒糕餅店,創立至今已超過五十年,以製作傳統糕餅為主,萬春軒的泡餅餅皮鬆軟,層次分明,吃起來像沒包餡料的太陽餅,味道甜而不膩口,拿來泡牛奶、豆漿可以體驗阿公、阿嬤時代的古早味,雖然不比現代的西式早餐豐盛,但它可是以前物資貧乏年代的高級享受。

老南港的私房路線 樹梅古道趴趴走

南港的開發相當早,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然而因山勢阻隔,交通不便,南港山東南側一帶發展較為落後,一般人稱之為「後山」。後山的聚落分佈於四分溪的溪谷,居民多依山而居,且多半以務農為生。

後山與台北市繁榮的信義區僅一山之隔,只要翻越四獸山系的鞍部,就可 通達吳興街一帶。演進至今四獸山成為信義鬧區可以輕鬆親山的地方,但知道這裡有條已逾兩百年的古道的朋友並不多。現代化的開發,古道經過建設也已經古味盡失,甚至連代表古道的石砌土地公亦不敵歲月的摧殘而不復見,十分可惜。為了推廣南港在地文化,老南港人-林三元(三塊)將帶著我們趴趴走,一起探尋樹梅古道的歷史。

三塊說區別古道有種特別的方式,那就是看沿途中是否有土地公廟、有應公廟或古厝。話說當初祖先來台灣開墾,可是篳路藍縷,先要渡過變幻莫測的黑水溝,為爭取森林資源又得和原住民對抗,而後又有漳泉、閩客等族群鬥爭,葬送了不少冤魂,所以台灣俗話云:「沒有少年一時笨,哪有路邊有應公。」、「六死三生一回頭。」路邊的有應公廟見證了先民開拓的艱難。而樹梅古道入口處的土地公廟更驗正了古道的歷史,其懸掛的解說牌說明這座廟的廟齡已超過兩百年,只是經後世的熱心翻修,土地公廟看起來煥然一新,已不富古意。

在三塊的帶領下,我們發現路旁相互堆疊大石塊可能就是以前的廟跡所在,相傳新廟落成後要把舊有的打掉,好讓神明無眷戀的去住新房子。三塊又說,其實先人是很有智慧的,他們多將土公地廟蓋在水源地,原因是以前的人十分迷信,若想要保護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賦予其神力,人們怕受天譴而不敢亂砍樹木,水源地自然不會遭受破壞。

沿著土地公廟向前行,經過兩旁農民種植的竹林,就進入了樹梅古道,樹梅古道的樹梅就是楊梅,古道途中會經過一片樹梅林,因此被稱為「樹梅古道」。早期南港後山地區尚未開鑿石油道路,居民出入只能憑藉這條小徑與外界聯絡,到市街販售農產品,同時採買生活必需品。山路曲折難行,所幸陡坡旁有設置繩索可供人拉扶,再行一段就可以看見一整片樹梅林,只可惜季節已過,沿途只見樹梅果子零星的散落在地上。攀走過崎嶇的山路後即可抵達大石壁,石壁凹處可以避雨遮陽,也有人在這裡搭建簡易的涼亭,供人休憩。而樹梅古道在這附近與南港山稜線步道交會,繼續往前行即可前往象山,向九五峰攻頂。

生活在南港這麼久,不知南港也有古道,這次的古道行不僅呼吸到天然的芬多精,亦長了不少知識,想舒緩一下疲累的身心嗎?趁假日來南港尋古趣吧 !

南港茶了沒:製茶體驗營

南港是台灣包種茶的發源地,南港地區海拔約200到300公尺,土壤富含岩礫,全年雨量適中,適合茶樹的生長。清朝光緒十一年,來自福建安溪的茶師王水錦、魏靜時兩人,見南港舊莊地區山明水秀,於是在當地積極從事包種茶的研製改良,並將技法傳授鄉人。日本統治時期更在舊莊設置製茶葉研習所,每年定時舉辦講習會,全省各區茶農都會選派弟子前來參加學習,南港遂因包種茶而聞名海內外。
一斤茶葉動輒上千元起跳,不了解製茶過程的人總以為是茶農漫天喊價,其實一杯道地上等的包種茶可是得來不易,茶農的辛勞,絕不是光用看的,或嘴上說說就能了解。為增進市民對傳統製茶技藝的認識,提供課本及日常生活以外的學習,南港區農會設計「南港包種茶製茶文化體驗營」兩天一夜的套裝活動,讓市民朋友有機會體驗到製茶的樂趣及辛苦。
活動當天主辦單位邀請老茶農上台表演採茶褒歌,歌詞內容生動有趣,將農家生活「唱」得淋漓盡致,搭配他們逗趣的肢體動作,讓人不禁莞爾。經過簡單的分組後,茶農師傅帶領成員們上山採茶,親自指導製茶過程並分享製茶經驗與技巧。師傅說採茶可不能亂無章法,必須採完一個區塊了才能移至下一區,不然整個茶園花花綠綠的,工作起來只會事倍功半。光是看到一大片綠油油的茶園頭就暈了,還要仔細的去分辨一心兩葉、一心三葉,大家看到眼花了也採不到幾株,只見經驗老到的阿婆眼明手快,一下子就把一個茶簍裝滿了。

採茶工作多由女生負責,男生則負責後頭的製茶過程,茶葉採回來後要進行日光萎凋,利用太陽的熱能加速茶菁水分的蒸散,室內萎凋則是將茶葉移至室內靜置攪拌,每個小時都要翻攪聞香,這個部分是關鍵,因為茶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香氣,而香氣的有無,正是決定包種茶成品等級的主要條件。之後還有炒菁、揉捻、初乾、精製、乾燥等過程,每個步驟都會影響茶的好壞,製茶工作從一大早持續到深夜,茶農都無法抽身離開,難怪茶農們都戲稱「一代做茶,三代人沒得睡」。
實際體驗製茶的過程後,才發現茶農的工作並不快活,因為賺不到什麼錢,以前茶農還需兼差做礦工才足以維持家計。雖然現在科技發達,發動採茶機器一趟就有好幾百斤的收穫,但因為其品質不一,只能作為茶包,真正上等的茶葉還是需要人工挑選。
你有多久沒喝茶了?走一趟南港茶山,品一盞清茶,自然回甘的的茶香與濃醇的人情味,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

南港公園裡的珍珠-後山埤:期待政府成立南港埤塘生態教育園區(二)

南港最近因為都更議題而吵得沸沸揚揚,土地一個接一個被開發成建案,但是為了地球,為了後代子孫,我們實在不樂見執政者無限制的開發綠地,希望政府能拿出遠見與魄力,將後山埤生態公園、玉成公園、南港公園及新庄仔埤發展成為一個低度開發的生態公園園區,並在園區中成立埤塘博物館,展示在早期埤塘的珍貴資料,並且規劃埤塘生態保護區及埤塘生態教育園區,藉以將南港埤塘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來認識南港的在地文化。

南港公園裡的珍珠-後山埤:期待政府成立南港埤塘生態教育園區(一)

南港以前屬農耕地區,由於地屬山區儲水不易,又無大河流經可做為水圳,故居民多以開鑿埤塘來蓄水灌溉。南港區有三大埤塘,分別為後山埤、新庄仔埤、三重埔埤,最初後山埤的範圍涵括了現今的南港公園和聯勤總部,後來為安置「大安森林公園」的拆遷戶,於是將後山埤填平一部分來興建南港國宅。

其實從日治時期的臺灣堡圖看來,過去整個南港公園都是後山埤的水域範圍,但隨著先後興建國宅和整建公園,後山埤越縮越小。埤塘區分為人工挖鑿和天然形成,後山埤原是大大小小的池塘,由於取水不易不好管理,於是當地居民研議將水源集中引導到這後山埤來使用。
南港山系因為雨量多,後山埤在此扮演了一重要角色,雨量多時它是一個中繼站,可以洩洪排水,以防大水土流直接灌入住宅區,旱季時節它又是天然水庫,可提供居民生活用水。後山埤現在是南港公園的洩洪池,但卻沒有標示出其歷史,是有點可惜的,就資深導覽林乜大哥所述,以前後山埤是個很大的埤塘,池面上滿滿的都是布袋蓮,水裡的物種繁多,不僅是三五好友最佳的遊樂場, 亦是天然的生態教室,這裡曾被租賃給業者當作養殖場,後來遷場後留下滿滿的魚蝦,抓也抓不完,至今還能看到三兩釣客在池邊垂釣。

202兵工廠-台北最後綠地將消失

南港素有「黑鄉」之稱,當地居民們相傳南港有三害,第一害是重工產業,第二害是貫穿南北的鐵路平交道,第三害便是202兵工廠,但隨著政府近年來都市更新,工廠多已搬離,鐵路亦正式地下化,兵工廠自然而然成為阻礙南港發展的眾矢之的。但其實不然,202兵工廠其實是南港未來發展的潛力,它為我們保留了獨一無二的自然資本,這並不是一般的商業大樓、科技園區可以取代。
兵工廠佔地185公頃,北鄰忠孝東路捷運機場,南鄰南港山,東至中研里,北至新庄埤,兵工廠結合了軍品自主規劃,是軍品生產的製造中心,負責生產國軍40口徑以上的各式火砲、彈藥及保修,零件的生產研究與發展。
兵工廠雖是生產槍炮彈藥,但卻積極推行環境維護政策,近年來已投入六千餘萬元積極做好空氣污染防治,工業廢水、廢棄物與毒化物的處理工作,迄今通過環保局24項檢測合格。
而202兵工廠的嚴格管制反而保留了南港的好山好水,維持生態的多樣性。位在廠區內三重埔埤不時可見候鳥駐足。從衛星空照圖上發現,三重埔埤旁尚有一座人工湖,這是當年納莉風災後為了解決淹水問題而興建的,政府與軍方協調在 廠區內設置防洪池,將水積蓄於此,卻也成了動植物的另一棲息地。
面積達185公頃的兵工廠,原本計劃是25公頃釋出給中研院作為國家生技園區,現在卻改為全部釋出,剩下的160公頃可能作為商業用途,其實不管從氣候調節,或從生態,從都市資源,以及防災的角度來看,埤塘都占有重要性。試想不去保護天然的生態資源,反而興建生技園區來做研究,豈不本末倒置?期待市政府能謹慎思考,不應凡事皆以商業經濟至上,造福財團卻苦了市民。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