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生態社步道生態行腳系列:謝三明的步道日誌(一)

「步道生態教室」是南港社大影像生態社謝三明老師行走南港步道的影像行腳,藉由這一些步道行走的過程,轉換為輕鬆的步道日記在電子報中呈現,讓閱讀電子報的您能夠認識南港區的主題特色,並且可以在介紹給更多的南港在地居民,藉由這個單元來轉動南港的故事,守護著南港的綠意,來敲響南港人文生態的交響曲,讓南港之美可以成為南港人心中的驕傲。

今天星期三,原是固定與同學爬山的日子,因這星期每天都有節目,決定偷懶一次,攜帶相機上山。8:00到達步道口時,陽光已灑滿大地,蛾類大都返回森林,但慢慢走、仔細品嘗大地的風味,仍可為相簿增加漂亮的一頁。步道上的栗蕨幼葉,雖然常見但它也常展現不同風貌,即將展開的羽片近看就像二顆眼睛,遠看就像眼鏡蛇抬起頭,側看像朵綠色的花;而上星期六與中研院志工爬山時,在大葉楠幼葉上發現的暗點燈蛾幼蟲仍然健在,小毛氈苔也長出花柄,可能再二星期就會開花;而在第一座土地公廟旁的桂花上,有隻霜降天蛾終齡幼蟲,它曾在中研院森林步道發現以馬鞭草科的大青為食,不知是否也以木犀科的桂花為食尚待觀察;步道旁常見的野蠶蛾,不曾仔細端相,原來它竟穿著毛襪;回程在路旁的長柄紫麻上發現很多苧麻夜蛾幼蟲,等它變成終齡幼蟲時會更漂亮,請大家期待它不會被吃掉。( 謝三明報導)

阿來甜不辣 南港國民小吃

不置可否,甜不辣絕對稱得上是台灣的國民小吃,大街小巷的店面林立不說,大快朵頤淋滿醬汁的食材後,再捧著一碗熱湯細細啜飲,肯定存在於每個人的美食記憶裡,而此次要介紹的就是位於後山埤三號出口,南港一家小有名氣,以獨門醬料獨樹一格的「阿來甜不辣」。店家已在同德路上經營一段時間,店裡不分晝夜,人潮始終絡繹不絕,除了媒體爭相報導的推波助瀾外,老闆多年來始終如一的品質控管,紮實的選料和密傳醬料,絕對是吸引新舊饕客的關鍵。
一般店家甜不辣食材選料不離手指甜不辣、片狀甜不辣、油豆腐、菜頭、豬血糕、貢丸等等,而「阿來甜不辣」的選料特別,還多了炸餛飩、魚卵魚丸等來增添不同的口感滋味。甜不辣是非常容易煮爛的食材,所以老闆堅持選用高比例的新鮮魚漿製作,因而口感咬起來厚實有勁,仔細咀嚼的過程,鯊魚漿的香味會逐漸溢散,給人幸福的滿足感。豬血糕則能嚐出糯米的細緻與紮實;炸餛飩、魚卵魚丸卻是多汁有彈性,輕咬一口魚卵頓時滿溢出來,只能說老闆的料好實在,不怕人來比較。另外,甜不辣因每種食材的特性不同,燉煮的時間也會不盡相同,甚是麻煩,但「阿來甜不辣」的菜頭對比甜不辣的厚實,卻能燉煮到透爛甘甜,從食材的把關就能看出老闆對品質的用心。
除了對食材的堅持,「阿來甜不辣」絕不能不提的就是老闆自己用黑糖、味噌、甜麵醬、甜辣醬和十二種配方一起調製而成的獨門醬料,因為加入味噌的關係,「阿來甜不辣」的醬料顏色不若別家單純使用甜辣醬的鮮紅,而是濃稠的味噌色,口味濃郁,甜鹹適中,沾著厚實的食材享用,就是實在的好滋味。
吃完精選的食材後,重頭戲就是在剩餘醬汁的碗裡添加滿滿的高湯,這也是一家甜不辣的靈魂所在。添加芹菜末,用柴魚豬大骨熬煮的高湯化開了濃濃的醬料,鹹甜鹹甜的滋味還透著一股芹菜的清香,甚是特別。到此,若還是覺得胃裡有空間,嘴還饞著的話,可以再來上一碗冬粉湯,冬粉湯裡灑著一小撮冬菜末,再拌著沙茶醬等配料,高湯香氣濃馥,而吸滿湯汁的冬粉則Q勁十足,一份甜不辣再搭配一碗冬粉湯,絕對是饕客首選。(王怡婷/報導)

捷運南港展覽館站科技與藝術的對話

軟體園區、展覽館,加上近來的三鐵共構,南港給人的印象不脫離科技城,而即將在農曆年後通車的南港東延段—捷運南港展覽館站,從大量運用「0」和「1」等條碼符號的站體造型,到站內以電腦科技、LED牆為呈現手法的公共藝術,充分體現了南港一個高密度科技產業的都市意象,這期南港特寫便試著從站體與其公共藝術,為讀者一一解密南港展覽館站的奧秘。
南港東延段南港展覽館捷運站本身為一個蚌殼的造型,因南港地區早期多雨又地處低漥,較容易淹水,故站體採以「巨蚌含珠」的設計,希望能因此鎮住水患。建築的上方採用透明的玻璃,白天時可以把陽光帶到站體裡頭,節省電力開銷,夜晚則可運用站體裡的燈光透射打亮整面帷幕,讓站體在夜晚裡像是一顆明珠,指引夜歸的旅客,為群體快速移動游離的疏離感下,帶來一絲溫暖。
捷運站裡還設置了兩項公共藝術,其中之一是台灣藝術家黃心健的作品-「我們的私房公共藝術」,藝術家黃心健擅於調合數位科技與傳統藝術,創造出作品的深度。展出的作品有三面LED電視牆,首先呈現的是風、雲、水等自然界的元素;再來便是古老的象形文字,象徵進入人類時代,最後一面LED電視牆便是藝術家創作的電子訊號,象徵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的來臨。這件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其互動性,若民眾喜歡畫面上的作品,便可以在作品旁按下「讚」的感應器,累積作品的人氣指數。民眾在家也可以利用網路發表自己的創作,只要登入「我們的私房公共藝術」後加入會員上傳,便能在捷運上秀出自己的作品。
而另一件在聯絡道中間的展覽,是日籍藝術家三浦光一郎的「快或慢」,來往的行人在距離牆面1.5公尺以內,便會啟動牆面上的LED燈,通往展覽館方向的燈亮時間為兩秒,反向燈亮時間則為四秒。在這座整日匆忙城市中的行人,可以走在通往展覽館方向的LED牆間,在兩秒迅速亮燈滅燈的閃爍間,感受一種追逐感,彷彿終日和時間賽跑的人們,而反向四秒的緩慢,讓人有行進在閃爍光色中的悠哉,在燈前燈後體驗一快一慢,從中找出生活急速及慢活的制約平衡。
在匆忙的旅途中,我們多少次錯過了身旁的美麗而不自知,下次來捷運南港展覽館站,不妨停下你的腳步,靜下心來試著與這些公共藝術對話,有別於美術館的限制,在這裡每個人都是藝術家,人人都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學。(王怡婷報導)

臺灣百合的春天-種源復育飄香更寮古道

更寮步道是台北市現有親山步道中極具歷史意義的古道,它是早年南港通往深坑和石碇的古道中保存最完整,而且仍在使用中的古道,這條古道不僅是往山豬窟與土庫岳必經的便道,也是見證歷史的百年老路。
南港深坑文史工作者林旺表示,在清朝中法戰爭期間,當時的欽差大使劉銘傳即在更寮古道上的土庫岳建造了瞭望台,為防禦盜匪侵擾,晚上由武裝的更夫守衛,而更夫休憩的居所稱作 路「寮」,從舊莊到望高寮這一段因此稱做「更寮」,它不僅是這條古道命名的由來,亦是古道上重要的遺跡。由於四周的視野開闊,因此瞭望台又被稱為望高寮,望高寮是臺灣北部三角測量的重要控制點,往西部眺瞰可以展望整個大台北,在軍事防禦上扮演了一重要角色。
一樣的古道,卻因為不同的時空,而有不同的情懷,隨著戰事的平定,更寮古道已不復其戰略地位,但它卻在經濟人文上找到了另外出路。因為氣候、地理環境優越,南港產的茶聞名遐邇,山上的居民多半是採茶人家,也因此更寮古道成了先民挑擔茶葉往返深坑、南港的運輸便道。在茶園坡坎上,一到夏天,田野山坡上佈滿百合花,農家看到百合花盛開就知道採收茶葉的季節到了,這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共同記憶。但近年來因為原生地不斷遭人為的開發破壞,以及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使臺灣百合的數量和族群逐漸減少,現在已不容易看到大片百合隨風飄逸,丰姿綽約的景象。

為了找回童年記憶,並讓大家重視環境過度的開發,南港社大林明淑老師開始推動百合落地生根活動,期望透過種源復育,讓臺灣百合能在自然環境中生長,並且在生態平衡中達到百合步道的營造。帶著對土地的尊重,林明淑於每年元旦帶領社區居民與社大學員在陵線上種植百合,許多學員參與了更寮百合落地生根的活動,種下了生平第一顆臺灣原生百合。春末夏初更寮古道的百合盛開,夜裡伴著花香與滿山滿谷的螢火蟲,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百合的開花結果,更是對環境尊重與愛護所得到的另一種回饋。
南港社大做為社區連絡平台,嘗試結合關心社造與生態的在地居民與社大學員,就復育百合理念來互相對話,希望藉由步道景觀的營造,讓居民與學員都能關心自己所處的環境,並藉此探索南港的歷史軌跡。南港社大期望盡一己之力,整合各項元素呈現未來步道的願景地圖,使大家能夠共同關注環境週遭,作為共學的行動指標,讓更多人參與百合的復育推廣,讓百合花能再次飄香南港。( 趙惠琪報導)

我家門前有條溪-踏查四分溪

南港是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其中水的方面,除了埤塘之外,基隆河、大坑溪與四分溪流過其間。四分溪為基隆河流域之大坑溪支流之一,沿溪流經新富里、中南里、中研里及九如里。
先民由淡水河進入了台北盆地,沿著基隆河到達南港開墾,於是河岸聚落點點而成。茶、稻米與蕃薯是早期南港的三大經濟作物,當時的南港可以說是綠鄉,但隨著煤礦的開挖與磚業的盛行,南港被劃為工業區,煙囪一根一根的豎起,讓南港的天空終日灰濛濛一片,而原本生意盎然的四分溪成為一條排水溝,裡面只剩下耐髒的吳郭魚。
其實四分溪會變成一條臭水溝,相關政府單位與民眾都責無旁貸,四分溪受到天災破壞與煤渣的汙染,政府不但沒有積極地去恢復一條溪的生命,反而是以防洪工程做為考量,以護坡水泥將四分溪框建起來,四分溪確實不再釀災沒錯,但它也變得頗為死寂,成了一條沈鬱的排水溝,而民眾的輕忽也間接成為自然生態的劊子手。

近年來,隨著南港居民環保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人關注四分溪的議題,有鑑於此,南港社區大學做為社區居民的發聲平台,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胡適國小、好厝邊社區發展協會、久如社區發展協會共同成立「南港四分溪守護聯盟」,將關心四分溪流與的人與組織集結起來,一同與公部門的資源結合,為四分溪的環境整體,激盪出一個發展共識,希望形塑一個永續的建設,讓四分溪生態與人文資源得以保存。
四分溪旁的九如里社區居民,幾乎都分布在四分溪的中上游流域,也因此九如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後,就一直把四分溪的護育與推廣視為職志,而四分溪歷經區公所、南港社大、在地團體的合作協力下,已成為台北市第一條封溪護漁的溪流。
久如發展協會理事長謝建志表示,「當初會接觸四分溪的起因,就是希望四分溪不要成為南港的臭水溝,並藉此來找回兒時的記憶。我們希望藉由專家學者對於四分溪親水、教育、永續的相關課題來作探討,以凝聚社區營造的共識,一步步的將上、中、下游社區營造資源整合起來,這是我們所期待的。」
在南港有許多的古道與埤塘,我們可以透過生態的追尋來挖掘南港的歷史人文,唯有透過歷史、生態、人文的結合,四分溪的營造才能夠勾勒出永續的願景,而縱向的共學平台與與橫向的社造整合是活化社區發展的不二法門,透過對於美學的追尋而凝聚出公民意識,如此才能夠找尋與再現南港之美。( 劉祐成報導)

被遺忘的時光-中南街的老建築與老故事(二)

過了中南街到研究院路,可以看到一棟古色古香的三合院,這古厝可是大有來頭,它是當年全台灣第一茶商-闕家的祖厝,建造闕厝的磚和總統府用的可是同一家磚廠所燒製的呢!相傳闕家古厝位居風水地理的牛穴,闕家人按習俗在屋頂上舖茅草,讓神牛不愁吃睡,而宅前的湧泉水池可供其洗澡嬉戲,順應風水闕家自然興望。後來隨著產業的轉移,闕家曾一度衰頹,風水解說是因為屋前興建的馬路讓月池斷源,破壞了風水,二來山坡上蓋了自來水塔將牛頭蓋住,讓神牛威風不再,闕家家世才會沒落。雖是穿鑿附會的謠傳,但說來也玄奇,後來水塔廢了,基隆河截彎取直,將水重新灌進來,闕家在地方上又建立起威望,人才輩出,這段傳奇在南港區謂為佳話。

中南老街雖不似迪化街的熱鬧繁華,但沒有商業刻意的營造下更顯它的樸實可愛。在耆老天南地北的談話中,在低矮斑駁的屋樑上,老地方、老建築兀自釀出一篇篇動人的老故事,等著你去細細品味。

被遺忘的時光-中南街的老建築與老故事(一)

近年來南港發展快速,軟體科學園區、鐵路地下化等多項建設讓南港成為前景看好的金雞母,但隨著經濟繁榮,傳統的街景風貌也逐漸改變,嶄新的公寓華廈取代了古樸的磚造房舍,老建築一一拆除改建,失去原有的歷史況味。

中南街距離南港行政中心不遠,可說是南港發展最早的地方,不到幾百公尺的巷道,屋舍却各異其趣,其中夾雜了閩式、日式各種風格的建築,至今仍保有純樸古風。街屋屬古式拱形的騎樓建築,騎樓舊時稱作「亭仔腳」,亭仔腳是屋簷的延伸,它不但可以強化房屋結構,還可供行人遮陽避雨,擺上幾張長板凳,它更是街坊鄰居閒聊泡茶的好地方,遊走在古意盎然的騎樓下恍如走進時光隧道,讓人忘卻身處城市的喧囂。

南港早期為農業社會,中南街的發展因著環境變遷由早期的牛車路、煤礦車道,演變為現今的柏油路,交通的便利曾讓中南街繁華一時,臨街的店舖應運而起,直至今日仍可看到中藥行、碾米店、南北雜貨等老店舖藏身其中,但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老店舖亦漸漸被時代淘汰,不禁令人惋惜。

中南街上的萬春軒糕餅店,創立至今已超過五十年,以製作傳統糕餅為主,萬春軒的泡餅餅皮鬆軟,層次分明,吃起來像沒包餡料的太陽餅,味道甜而不膩口,拿來泡牛奶、豆漿可以體驗阿公、阿嬤時代的古早味,雖然不比現代的西式早餐豐盛,但它可是以前物資貧乏年代的高級享受。

老南港的私房路線 樹梅古道趴趴走

南港的開發相當早,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然而因山勢阻隔,交通不便,南港山東南側一帶發展較為落後,一般人稱之為「後山」。後山的聚落分佈於四分溪的溪谷,居民多依山而居,且多半以務農為生。

後山與台北市繁榮的信義區僅一山之隔,只要翻越四獸山系的鞍部,就可 通達吳興街一帶。演進至今四獸山成為信義鬧區可以輕鬆親山的地方,但知道這裡有條已逾兩百年的古道的朋友並不多。現代化的開發,古道經過建設也已經古味盡失,甚至連代表古道的石砌土地公亦不敵歲月的摧殘而不復見,十分可惜。為了推廣南港在地文化,老南港人-林三元(三塊)將帶著我們趴趴走,一起探尋樹梅古道的歷史。

三塊說區別古道有種特別的方式,那就是看沿途中是否有土地公廟、有應公廟或古厝。話說當初祖先來台灣開墾,可是篳路藍縷,先要渡過變幻莫測的黑水溝,為爭取森林資源又得和原住民對抗,而後又有漳泉、閩客等族群鬥爭,葬送了不少冤魂,所以台灣俗話云:「沒有少年一時笨,哪有路邊有應公。」、「六死三生一回頭。」路邊的有應公廟見證了先民開拓的艱難。而樹梅古道入口處的土地公廟更驗正了古道的歷史,其懸掛的解說牌說明這座廟的廟齡已超過兩百年,只是經後世的熱心翻修,土地公廟看起來煥然一新,已不富古意。

在三塊的帶領下,我們發現路旁相互堆疊大石塊可能就是以前的廟跡所在,相傳新廟落成後要把舊有的打掉,好讓神明無眷戀的去住新房子。三塊又說,其實先人是很有智慧的,他們多將土公地廟蓋在水源地,原因是以前的人十分迷信,若想要保護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賦予其神力,人們怕受天譴而不敢亂砍樹木,水源地自然不會遭受破壞。

沿著土地公廟向前行,經過兩旁農民種植的竹林,就進入了樹梅古道,樹梅古道的樹梅就是楊梅,古道途中會經過一片樹梅林,因此被稱為「樹梅古道」。早期南港後山地區尚未開鑿石油道路,居民出入只能憑藉這條小徑與外界聯絡,到市街販售農產品,同時採買生活必需品。山路曲折難行,所幸陡坡旁有設置繩索可供人拉扶,再行一段就可以看見一整片樹梅林,只可惜季節已過,沿途只見樹梅果子零星的散落在地上。攀走過崎嶇的山路後即可抵達大石壁,石壁凹處可以避雨遮陽,也有人在這裡搭建簡易的涼亭,供人休憩。而樹梅古道在這附近與南港山稜線步道交會,繼續往前行即可前往象山,向九五峰攻頂。

生活在南港這麼久,不知南港也有古道,這次的古道行不僅呼吸到天然的芬多精,亦長了不少知識,想舒緩一下疲累的身心嗎?趁假日來南港尋古趣吧 !

南港茶了沒:製茶體驗營

南港是台灣包種茶的發源地,南港地區海拔約200到300公尺,土壤富含岩礫,全年雨量適中,適合茶樹的生長。清朝光緒十一年,來自福建安溪的茶師王水錦、魏靜時兩人,見南港舊莊地區山明水秀,於是在當地積極從事包種茶的研製改良,並將技法傳授鄉人。日本統治時期更在舊莊設置製茶葉研習所,每年定時舉辦講習會,全省各區茶農都會選派弟子前來參加學習,南港遂因包種茶而聞名海內外。
一斤茶葉動輒上千元起跳,不了解製茶過程的人總以為是茶農漫天喊價,其實一杯道地上等的包種茶可是得來不易,茶農的辛勞,絕不是光用看的,或嘴上說說就能了解。為增進市民對傳統製茶技藝的認識,提供課本及日常生活以外的學習,南港區農會設計「南港包種茶製茶文化體驗營」兩天一夜的套裝活動,讓市民朋友有機會體驗到製茶的樂趣及辛苦。
活動當天主辦單位邀請老茶農上台表演採茶褒歌,歌詞內容生動有趣,將農家生活「唱」得淋漓盡致,搭配他們逗趣的肢體動作,讓人不禁莞爾。經過簡單的分組後,茶農師傅帶領成員們上山採茶,親自指導製茶過程並分享製茶經驗與技巧。師傅說採茶可不能亂無章法,必須採完一個區塊了才能移至下一區,不然整個茶園花花綠綠的,工作起來只會事倍功半。光是看到一大片綠油油的茶園頭就暈了,還要仔細的去分辨一心兩葉、一心三葉,大家看到眼花了也採不到幾株,只見經驗老到的阿婆眼明手快,一下子就把一個茶簍裝滿了。

採茶工作多由女生負責,男生則負責後頭的製茶過程,茶葉採回來後要進行日光萎凋,利用太陽的熱能加速茶菁水分的蒸散,室內萎凋則是將茶葉移至室內靜置攪拌,每個小時都要翻攪聞香,這個部分是關鍵,因為茶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香氣,而香氣的有無,正是決定包種茶成品等級的主要條件。之後還有炒菁、揉捻、初乾、精製、乾燥等過程,每個步驟都會影響茶的好壞,製茶工作從一大早持續到深夜,茶農都無法抽身離開,難怪茶農們都戲稱「一代做茶,三代人沒得睡」。
實際體驗製茶的過程後,才發現茶農的工作並不快活,因為賺不到什麼錢,以前茶農還需兼差做礦工才足以維持家計。雖然現在科技發達,發動採茶機器一趟就有好幾百斤的收穫,但因為其品質不一,只能作為茶包,真正上等的茶葉還是需要人工挑選。
你有多久沒喝茶了?走一趟南港茶山,品一盞清茶,自然回甘的的茶香與濃醇的人情味,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

南港公園裡的珍珠-後山埤:期待政府成立南港埤塘生態教育園區(二)

南港最近因為都更議題而吵得沸沸揚揚,土地一個接一個被開發成建案,但是為了地球,為了後代子孫,我們實在不樂見執政者無限制的開發綠地,希望政府能拿出遠見與魄力,將後山埤生態公園、玉成公園、南港公園及新庄仔埤發展成為一個低度開發的生態公園園區,並在園區中成立埤塘博物館,展示在早期埤塘的珍貴資料,並且規劃埤塘生態保護區及埤塘生態教育園區,藉以將南港埤塘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來認識南港的在地文化。

1 5 6 7 8